扫描关注订阅号

扫描关注服务号

光彩招商,协同地方政府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常州市金坛区探索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试点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地处长江经济带下游,位于长三角核心区与宁杭生态经济带的交汇点,拥有“两山两水六分田”的自然禀赋,山、水、林、田、湖、草在这里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曾经,高强度的开发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山体破损、林地损毁、水体污染等。如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整体保护,实现系统治理?金坛区开展了一系列探索。

  2018年12月,金坛区以突出环境问题整治、绿色矿山创建、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为抓手,率先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对全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等进行统筹安排和有序推进,为高质量发展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生态环境。

  2019年9月,金坛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获批江苏省级试点。截至2020年,金坛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共实施16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水源涵养林营造、村庄搬迁及土地综合整治、生态蟹塘项目、污染土地风险防控项目、退渔还湖项目、湖西入湖河道整治项目、湖东水环境枢纽项目、千亩保种试验区、湖区渔业增殖放流、生态清淤10个项目。

  践行理念,生态修复构建生命共同体

  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途径。

  金坛区内山、水、林、田、湖、草六种自然要素完备,以茅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主体,形成了由“源(茅山)→廊道(平原河网)→汇(长荡湖)”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结构,对于维系太湖流域上游生态安全格局意义重大。

  江苏省提出要重点开展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推进太湖流域富营养化湖泊治理,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并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网络,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引领。在金坛区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既是长江经济带下游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实践,也是对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后工业时代自然资源保护与修复工作模式的有益探索。

  金坛区所处的洮滆水系属太湖流域上游的西北支,河流纵横、湖荡棋布,长荡湖为太湖流域第三大湖泊,与西部横贯南北的茅山山脉共同形成自然山水生态格局,承担着水源涵养与水资源调蓄、水质净化、营养物质循环、洪水调蓄等诸多功能,是太湖上游水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密不可分,在金坛区开展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恢复受损的生态功能,是筑牢太湖流域生态安全屏障的迫切需求。

  金坛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共14片,总面积216.84平方公里。只有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扭转治山、治水、护田等各自为战的局面,才能真正落实区域生态红线管控目标。

  金坛区内山体、森林、草地、农田、河流、湖泊、湿地等诸多要素构成了一个统一的陆地—水域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的7个要素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是真正的“生命共同体”,是探索多地貌全要素生态系统治理的理想场所。

  近年来,金坛区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生态保护先行,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通过试点推进农村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将进一步助推国土空间优化与美丽乡村建设。

  高屋建瓴,理论联系实际探索修复模式

  金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和区长为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区财政、资源规划、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等相关部门以及相关乡镇为成员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制定试点工作总体推进和配套政策机制,审议重大工程项目方案和实施计划,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指导督促开展项目建设。各部门通力合作、协同推进,为项目快速有序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金坛区密切联系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科学制定总体规划,按照“源头控制—过程阻控—受体保护和净化”的生态水文过程原理,以茅山东麓—长荡湖流域作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范围,将修复方案划分为“山林生态修复—平原河网整治—湖泊湿地治理”三大治理单元,开展“三位一体”生态保护修复,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结构改善、生态系统功能提升、国土空间布局优化。

  金坛区还细化实施方案,主动与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对接,同时抽调各相关部门专业技术骨干成立工作组,强化技术支撑,按照“一块区域、一个问题、一种技术、一项工程”的思路,细化具体实施任务,制定完善每个项目的具体操作方案。

  山林生态修复单元实施水源涵养功能提升和山林资源修复两大工程,开展水源涵养林营造和废弃矿山治理等重点项目。

  平原河网整治单元实施国土空间优化、污染源控制和河道自净能力提升三大工程,开展村庄搬迁与土地综合整治、污染土地风险防控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重点项目。

  湖泊湿地治理单元实施水生态修复、水污染治理和保种示范工程,开展退圩还湖、生态清淤和渔业增殖放流等重点项目。

  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关联性出发,通过对三大单元开展不同尺度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达到改善生态系统结构、提升生态系统功能、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的目标,筑牢太湖流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多元融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提升

  金坛区在操作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打造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太湖流域源头生态治理样板。一方面统筹管理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水—土—生物等要素,以保护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为目标,平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的关系。

  另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与金坛区实际问题相结合,探索和建立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性修复和保护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积累各类自然资源要素格局优化、系统稳定、功能提升的整合性治理经验。进一步挖掘金坛区原有的道家文化、避暑胜地、绿道公园、生态农场等生态文化资源,推动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发展方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与当地生态产业协调发展,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实现区域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经济发展质量双提升。

  金坛区将矿山宕口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将提升山区水源涵养功能与乡村旅游建设有机结合,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与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有机结合,把治理获得的生态效益进一步转化为经济效益,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充分挖掘特色产业。薛埠镇仙姑村美丽乡镇建设初见成效;儒林镇柚山村利用关闭企业改造为网红打卡地,结合废弃宕口实施自然修复,以山体岩石及矿坑水体为主要景观要素,目前已经成为村民及游客休憩、聚会的生态市民广场。生态旅游正成为金坛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通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金坛区的生态系统质量和人居环境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和提升,长荡湖区域在消除水患、建设水源、提升水质、打造水景等方面,茅山区域在水源涵养、矿山宕口修复、水库周边景观建设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地处长江经济带下游,位于长三角核心区与宁杭生态经济带的交汇点,拥有“两山两水六分田”的自然禀赋,山、水、林、田、湖、草在这里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推荐阅读
更多

热点排行

更多